2023-07-07 09:05:48
来源:本站
微醺的夕阳斜穿傍晚的云霞,将厚重的牌匾映照得闪闪发光,余辉在亭前泻了一地橘黄,也融进了非凡岁月悠长。
如同飞鸟无法想象鱼渊,云霄无法想象厚土,我们已然无法想象那段艰辛的过往。当思念已成铭记,枪林弹雨中幸存的老人,将那份对岁月的回报,对已逝故人的缅怀,将那一腔仍旧滚烫的热血,化作阵阵拂过山岗的清风,伴着善与大爱,吹向四面八方,吹过多少不凡的岁岁年年。
是好人图书馆的书墨飘香,是助学济困的善款多丰,也是再思亭前“难忘历史八年浴血烽烟谱,珍惜今天七秩披肝壮志酬”,周仁甫老人用自己二十余年的岁月,将足迹布散各方。不吝钱财,无私奉献,是他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多年以来,他曾无数次捐出巨款,用于灾区重建、助学济困、修桥铺路……用在一切他觉得需要的地方。他是红十字会最年长的服务者,是无偿献血的志愿者,是当下年轻人们爱国教育的良师益友,是奔波于苦难群众中的仁者,是《礼记》中“止于至善”的得道君子。
但于我而言,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更像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行居简,大爱长。破旧的院落,闪烁着再思、安乐的光辉,朴素的衣物,难掩仁爱、舍我的情操。老旧的风扇吹走过往的艰辛,破旧的自行车载着育人向善的使者。可院中花草,柜中书册又折射出老人精神的富足,他在再思亭中烹茶品茗,也在街头巷尾捡拾垃圾……以常人之躯,居极简之境,他却做了多少至善之举!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不凡。同其他许许多多的人一样,周仁甫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他并不会齐天大圣七十二变,也不会飞天遁地的魔法,并且,为我所坚信的,即使他并未经历那段艰辛的经历,周老先生依旧会做出今时同样的举动。但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人,做到了多少人倾其一生都无法完成的事情。于是,我想:慈善从不是阳春白雪的高山流水,而是万民可悟的红楼一梦。
追求善与美的过程本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因而成果如何,有时不必在意太多。周围有太多人将“慈善”束之高阁,以所谓力量有限为借口,悄然扑灭心中的善意之火。但落红化尘仍可再育万物,并非每场春雨都能润泽四方,若将自己拘囿于所谓“更高层次慈善”的囚笼,未免有失偏颇。既然难成大木,不妨以微草之躯,慰藉身边的事与物。
若无神石之功,不为补天之事。慈善不是大吹大擂地炫耀资本,公益也不需假模假样下的虚伪付出。“善”是一片真心中流淌出的温情,有着独特的,无法剥离的清香,而绝非是所谓“高档香水”的化学气味所能媲美,是伪善无论如何也无法模仿出的姿态。因而,“善”就要求我们能抛开一切名声利益,坦诚相待。如果难成周仁甫,那么,做株“微草”又何妨?
夜幕降临,路行一半。眺望远方,往事明灭,来处亭阁遗世独立;回望脚下,岁月悠长,人间善意落地成河。
(二等奖)
作 者:陈佳璐
学校班级:江苏省响水中学 高一(2)班
指导老师:史成亮
(本次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响水日报择优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