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19:14:03
来源:本站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那一天。
风过树梢,带起阵阵落叶飞舞。空旷寂寥的林子里,耳边竟剩下水流奔涌的声音。河水湍急,以至在碰撞到岸边卵石时,甚至激起白色的水花,宛若点点珍珠,流离尽碎。而违和的是,一声孩童的哭喊打破了自然的平静。岸边,只有一双蓝色的儿童运动鞋……
生活在穷乡僻壤,小城是我至今唯一归宿。虽破旧,但有人情味儿,这便是小城最大的特点。几乎每个有着新时代产物——智能手机的小城人都知道,小城有着自己专属的公众号,每件属于这座温馨小城的大事都会被记录下来,更新在平台上。而令我惊讶的是,祖父,竟成了其中一篇文章中的主人公。“七旬老人勇救落水儿童”几个赫大鲜红的正楷字端坐在文章的标题位置,标题下方便是记录着祖父英勇救人善举的正文。城里人都夸:祖父真是个好的老人。不知是与之相伴岁月太短,抑或是不够了解,我对这一评价并无太多认同。
在我眼中,祖父是个很怪的老人。印象中,他总是卷着衣袖,推着一辆破旧的三轮,乐此不疲的悠哉在小城里。明明已年过七十,瘦得皮包骨头,却总是歇不下来。小城的风反反复复,徘徊流连了几十余年,也未能抹平他脸上隽刻的皱纹。不经意地,奉献着。说祖父怪,当然是有诸多原因,除了不像个老人外,即包括在小城冷得让人不想伸出手脚的十一月里,就着亲手在水桶里剥下的冰,喝着滚烫的米粥;亦或是推着他那辆似乎与小城一样破旧的三轮,满街巷的胡乱转悠。清早悠哉出门,傍晚“款款”归来,从鸡鸣犬吠到炊烟袅袅。祖父始终如一。
在祖母眼中,祖父整天无所事事,不是闲逛便是拉家常,便总是责备他“为什么不能留在家里帮忙干点活”?每每此时,祖父总坐在木桌旁,以极标准的小城农民坐姿,将一碗茶一饮而尽,进而故作深沉状,长叹一口气,沉默不语。好一座思考者雕像!不过,茶余饭后之时,祖父可是做了不少善事。
譬如,闲逛时,随手将路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托运进垃圾箱里;将邻居家的鸡鸭赶进笼子里,防止它们乱跑;将捡到的物品交到居委会……当然,甚至是在林子里转悠时,顺便救了一个玩水的孩子。对于祖父,我有太多哑口无言——失声于他那半辈子做了上千善事的毅力和无悔。然而,祖父本人似乎只沉浸在行善的过程中,他还并未意识到这为大家带来了什么,为小城带来了什么。
岁月无情,时光残忍。当年的老人已然离去,物是人非,小城却因欣欣向荣。我想,倘若祖父还在的话,知道这篇文章的存在,定会咧开嘴巴,笑称:“行善?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可笑!可笑!”然后,他卷起衣袖。仍坐在木桌旁,喝尽碗中的茶,笑着摇头。
此刻,我的目光中依旧是那一人一车。饱经风霜,步履蹒跚。只是,夕阳下,他的背影伴着夕阳的余晖,愈来愈清晰,愈来愈高大。
(三等奖)
作 者:姚映竹
学 校:江苏省响水中学
班 级:高一(2)班
指导老师:单春霞
(本次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响水日报择优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