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18:44:10
来源:本站
年初,爸爸的单位组织他们去看望一位离退休老职工老周爹,问我是否愿意同去。我眼睛盯着电视屏幕上的柯南不想离开,爸爸一脸神秘地对我说:“这位老人家是位老革命,人生经历有点不一样哦!”这一下子勾起了我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欣然答应和他同去。一路步行,初春的县城已经处处可见盎然的春意,主干道旁的法国梧桐格外精神,黄的、红的、紫的花儿在花坛里面整齐排列。爸爸一边走一边和我讲述周仁甫老周爹的往事……老人家已经96岁高龄了,他早年参军参加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胜利后转业地方直至离休。几十年来,一直为地方上的公益事业贡献力量。先后捐助42万余元用于灾区重建、博爱助学、修路铺桥等公益事业。他在耄耋之龄仍坚持深入机关、学校、团体、驻地部队开展红色革命历史义务宣讲,在多所学校设置奖学金和助学金,他也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周爹家住在县城东北角,我跟着爸爸和几个叔叔逶迤而行。不多久,来到了院子前,门口栽着一棵六七米高的乌桕树,翠意葱茏。老周爹和儿子在院门口迎接我们,老人家穿着黄色军大衣,步履缓慢但是精神矍铄。走进院子,发现院子不大,但是干净简朴,最显眼的是厨房外壁上“光荣之家”的金色铭牌。堂屋两侧墙壁上粉刷了壁画。走进屋子,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毛主席画像,画像两侧张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堂屋也是书房,满满当当的都是书。听老人家的儿子说,老周爹每天吃饭,都是“一锅熟”,即把米饭和菜放在一起煮熟,优点是省事、软糯,好消化,不过口感就谈不上了,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老人谈兴很浓,从屋里出来后,说要带我们去看看“再思亭”。我这时才发现在堂屋上面,还有一个红顶四柱的亭子。老人家抓住扶手走在前面,亭子匾额上题有“再思亭”三字。旁边有一副对联:难忘历史八年浴血烽烟谱,珍惜今天七秩披肝壮志酬。爸爸悄声告诉我:“这亭子是老爷爷为了不忘过去艰难岁月,自费数万元建成的。”我问老人家为什么要建这么个亭子,还取名“再思亭”?老人说,老人不加思考地说,就是为了不忘过去的艰苦奋斗,不忘曾经的革命岁月,现在和平了,我们的后辈一定要牢记过去的历史啊!我瞬间明白了,老爷爷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发挥余热,身处陋室,却心忧公益事业。因为他是一名老党员,是一面旗帜,他一直铭记着过去的烽火岁月,也对国家和社会有着深深的眷恋。他要把无私的奉献和大善的情怀化为涓涓暖流,去滋润每一个受助者的心田。
再思亭前合影留念之后,我们扶着老人家坐下。虽然已年近百岁,苍颜皓首,但老人家的眼神却格外坚毅,一抹夕阳映照在老人家的脸上,我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动人而又优美的画面,我想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这个画面会给我以指引,让我每一步走得踏实坚定……
(一等奖)
作 者:高与菲
学 校:响水县向阳中学
班 级:初一(4)班
指导老师:陈为民
(本次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响水日报择优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