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18:43:16
来源:本站
何为慈善?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民族,对于慈善这一概念,也早有解释,《说文解字》中说到,所谓慈,爱也,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般长辈对晚辈的爱抚。所谓善,吉也,即和善,关爱。简而言之,就是以仁爱之心去帮助别人。中华民族中的各个民族之所以能凝聚在一起,就是因为各民族之间有仁爱之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这才形成了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
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娱乐至上的时代,慈善这一词似乎慢慢失去了它原本的样貌,这些年来,互联网时代迅速发展,明星似乎约好般的集体捐款上热搜,又或者让众人惊讶的裸捐,这一系列现象让互联网背后的普通人对慈善越来越陌生,似乎慈善已经成为了富豪和明星的专利,一提到慈善,大家就不约而同的想到要大量的捐钱捐物,有些明星被曝出丑闻后,便大作慈善之行,来逃避网友们的口诛笔伐,这样的双重外表,不禁让人对慈善的初衷产生了怀疑。
那慈善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呢,仅仅就是帮助他人吗,不可否认,富豪的能力确实比普通人大些,比尔盖茨,巴菲特,马云这些人,今天捐几亿,明天捐学校,确实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做到的。然而,我认为慈善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也就是说我们做慈善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在物质层面上去帮助人们,更为重要的是这份爱心的传递,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慈善这件事当中,从“小众慈善,大众围观”转变成“人人慈善,慈善人人”,即每个人在做慈善帮助他人的同时,又能够感到快乐,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共同营造和谐互助的美好社会。
慈善,不需要很大的排场,也无需过多的关注,只需要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哪怕是小小的慈善之举。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一定要捐多少钱吗?并不是,慈善是一种力量,一份爱心,当你在低谷时,别人一句温暖的话语,你会觉得有一束光照了进来,似乎黎明就在眼前,这一切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这就是一种慈善。慈善也是一种美德,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帮同学解决疑难,给老人儿童让座,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却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彰显着我们的品格。
张纪清老人二十多年来用“炎黄”名义捐赠近3万元,这种不求名利的举动感动着无数人,学“炎黄”,当“炎黄”的风尚也在当地蔚然成风。而比尔盖茨也在一次访谈中说他最生气的事就是人们称他为最慷慨的慈善家,因为他认为相较于那些牺牲自己的时间,远离家人,放弃优渥条件去做慈善的人来说,他依然拥有私人飞机,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慈善家。因此,在慈善的天平上,没有大小之分,慈善不是靠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能做一点点,因此我们应将慈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将慈善积极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创造一个慈善的世界。不因偶尔的善行产生所谓的优越感,也不应借慈善来减轻自己的罪恶感,把慈善当成一种手段。而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内心的充实。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于普通人也好,那些富人也罢,我们都是在为慈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慈善需要的不一定是金钱,而是一个仁爱之心,我们要做的便是默默坚守心中的那份善,去爱周围的人和事,让爱伴随着慈善如同阳光一样去温暖整个世界。
(二等奖)
作 者:顾金鑫
学 校:响水县七套中学
班 级:八(7)班
指导老师:孟玉思
(本次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响水日报择优刊登)